新華社石家莊1月18日電題:汗水書寫建設“加速度”
新華社記者戴小河、孫鐵翔、許楊
“快些,快些,再快些!”
1月18日,石家莊黃莊公寓隔離場所的幾千名建設者仍在爭分奪秒地晝夜奮戰,幹得熱火朝天。
記者在施工現場看到,起重設備吊臂林立,一些起重機正吊裝集成房部件,多數集成房的框架和擋風牆拼裝完畢,主體結構拼裝基本成型,工人正忙着房間內的精裝修。
集成房的屋頂上,一排排空調外機整齊排列着,屋子裏熱水器已經安裝到位,部分區塊開始安裝衞浴和馬桶。場地內的5G信號塔矗立起來了,工作人員在加緊調試。
按照規劃,集成房每間面積約18平方米,將配備牀鋪、空調、熱水器、衞浴等生活設施。
“下一步將進入衞浴和牀鋪等生活設施的安裝環節,日常用水、用電、污水排放以及區內道路等公共配套設施也在緊張施工中,還得兩三天時間才能建完。”中建二局現場項目部書記郭鑫説。
據瞭解,為儘可能多地安置隔離人員,此前原計劃建設3000套隔離房,日前擴張到4200套,另有360個工作人員宿舍和360個工作用房。
戰疫情,就是與時間賽跑。“進場至今工人每天只能休息三四個小時,困了累了就找個地方靠一下、眯一會兒。有的已經累得説不上話,但沒有一個人願意離開。” 郭鑫説。
忙得顧不上抬頭,成了一種常態。中鐵十四局的後勤保障女工趙虹,每天負責五六百名工人的飯菜。17日中午,她像往常一樣分發着盒飯,並逐一登記人員信息。
“姑娘,我把電話留下吧,以後俺們這邊盒飯都是我來代領。”人羣中有一個人跟趙虹説話。由於忙得顧不上看人,加上工地上都戴着安全帽和口罩。趙虹只是覺得聲音挺熟悉,“好的,叫什麼名字?”趙虹邊説邊拿過人員登記表。
“我是二公司的……”趙虹再次核對登記表上的人名,抬起頭看着説話的人,兩人四目相對,過了幾秒鐘,趙虹才認出來,叫了一聲:“哥!”
“快些,再快些!”成了大家的座右銘。
曾經參加過武漢雷神山集成房搭建的張宗魁帶着5個工友趕來了,這裏是他的家鄉。“雖然是全新的工地,但彷彿回到了雷神山的建設現場,與那時相比,現在大家的心情輕鬆一些。”張宗魁説,希望把雷神山快速高效的經驗應用於這裏。
在這片熱火朝天的工地上,正是有了這些不眠不休、質樸善良、鬥寒戰“疫”的建設者,才有今天的建設“加速度”。